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智能化和無人化正在悄然改變傳統水電行業的運營模式。作為這一變革的先行者,力得公司通過科技賦能,攜手瀏陽水利局,成功將大栗坪電站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并被作為今年全國小水電綠色發展大會的行業典型案例。瀏陽大栗坪電站不僅樹立了智能水電的又一個新標桿,打造了真正符合水利部《智能化小型水電站技術指南(試行)》等相關文件要求的智能電站,還開啟了小水電未來發展的全新篇章。
觀看視頻請點擊:https://v.douyin.com/iU13Tavw/
大栗坪電站數字孿生
力得賦能:從傳統到智能的全面躍升
力得公司多年來專注于小水電智能發電技術的研發,致力于為小水電行業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在大栗坪電站的智能化改造中,充分發揮其在機器人智能發電、智能巡檢、遠程監控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為該電站引入了一套高度智能化,并具備全程無人值守能力的智能發電解決方案。
智能發電解決方案
過去,小水電站不論私營還是國有都面臨人員成本高、地處偏遠招聘難、運行效率低等問題,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力得公司通過其先進的智能發電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和全站智能等技術,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智能發電機器人:大栗坪電站的“全能員工”
今天,大栗坪電站的“智能發電機器人”成為了電站的“全能員工”。無需上位機,根據水位變化智能開停機,并自動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大、小機組,實現智能多機協同。
力得智能發電機器人
9月26日,在瀏陽召開的全國小水電綠色發展大會,各級領導參觀了大栗坪電站,在架構方面,獨創的全合一架構能夠打破各模塊信息孤島,實現無縫協同,還可不斷升級進化。此外,還首次展示了運用人工智能加持的預測式控制技術,通過預測式控制發電,能改變PID滯后的情況,減少震蕩。
全國大會各領導參觀大栗坪電站
當遇到設備故障時,“智能發電機器人”具備自我診斷和排障能力,能夠迅速定位問題并進行修復,確保電站的運行安全性。通過力得公司的科技賦能,大栗坪電站的運行成本大幅降低,安全性和效益則顯著提升,發電量增幅超過10%。
智能巡檢機器人:全天候守護電站安全
電站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小水電行業的重中之重,而力得專為小水電行業打造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則為大栗坪電站提供了24小時不間斷的“哨兵”服務。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以視覺識別技術判定設備運行狀態,如漏水、火花、有毒氣體等緊急情況。
力得智能巡檢機器人
此外,力得公司還創新“遠程巡檢”工作模式,通過VR技術結合巡檢機器人,運維人員無需進入電站廠房便可實現“360°遠程沉浸式巡檢”。佩戴VR眼鏡后,巡檢人員仿佛身臨其境,可以實時查看設備運行狀況,并進行相關的診斷和調整。
領導體驗VR沉浸式巡檢
力得公司機器人巡檢與人工巡檢及輪式機器人相比,不但巡檢成本下降且避免了人員傷亡風險,提升了巡檢的效率和準確性,還解決了輪式機器人復雜情況時行動受限的問題。將傳統的巡檢方式與現代科技融合,實現了電站運維管理的全新突破。
全站智能:全方位協同聯動管控
在大栗坪電站改造過程中,還加裝了水浸等傳感器,依據力得公司在業內率先提出的全站智能理念,通過在廠區加裝煙霧、水浸、電子圍欄、實時監測閘門,并對大壩的位移、滲透壓力等水工建筑物相關設施進行監控,并與智能發電機器人聯動,綜合各項相關數據,智能判定安全狀況,及時告警并進行關機等動作處理各類情況,避免擴大險情。
設備異常造成水淹未能與自動化聯動
在實施監控的基礎上,泄洪閘門、清污機、喊話告警器等一些系列自動化執行機構能夠實現一體化的全方位聯動,保障廠區、庫區安全,真正保證電站安全運行。
展望未來:小水電智能化轉型大勢所趨
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和高效電力生產的需求不斷增加,小水電的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大栗坪電站的成功改造,不僅是瀏陽水利局與力得公司合作的典型案例,也是小水電行業未來智能化發展的又一次“積極探索”。
在國家“以舊換新”、“綠色發展”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力得將堅持通過“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控制”的先進技術,推動更多小水電企業從“傳統”到“智能”的全面轉型升級,真正實現“無人值班”、甚至“無人值守”的未來水電站模式。